选课专栏 | 人文素质公选课课程介绍(一)
发布时间: 2022-06-16 浏览次数: 324

《医患之间:电影中的生命伦理与病痛叙事》(课程编号:X1909003001


1.基本信息

名称:医患之间:电影中的生命伦理与病痛叙事

学时:32

性质:全校公共选修课/不限年级和专业

人数:小班教学 30人

课程编号: X1909003001

2.主讲教师

唐健,哲学博士/副教授,医学伦理与法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生命伦理学与医学人文学,获第16届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文科组一等奖。

3. 课程意义

(1)医学教育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本课程有关医学与电影的核心主题会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有利于激发他们通过经典电影作品深入分析现代医学的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以及探讨改进的路径,促进他们对医学人文性与社会性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2)美育意义

电影是重要的现代艺术形式,是人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针对优质经典电影的赏析与研讨也是有效的美育途径。但是,此课程不是单纯的电影观赏课,而是要在电影资源的基础上阅读相关学科文献和掌握知识要点,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并在最后通过反思性的写作,来进一步激发、巩固和提高医学生的同理心与叙事能力。

4. 课程目标

(1)整理经典电影中的医学元素呈现给医学生,以此帮助他们通过电影叙事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病痛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深入病人的内心世界,建构起对他人病痛的同理心和临床叙事能力;

(2)通过整合生命伦理学和叙事医学的理论,以电影为载体帮助学生对现代医学的道德困境有更深刻地了解和反思;

(3)通过电影分析之后的互动讨论和反思性写作,帮助医学生对职业精神养成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

5.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1)在内容层面,本课程将立足于生命伦理学(Bioethics)和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两个学科的理论整合。侧重于现代医学在医患关系、病人体验、家庭关系、衰老、临终、医学研究、职业人格等议题上的焦点问题,利用生命伦理学的主要原则(尊重自主性、不伤害、行善、社会公正)作为课程的进路和框架。

2)在方法层面,电影医学教育(Cinemeducation)是一种将电影理论和资源结合进入医学教育的系统方法,在国外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充分利用经典电影中丰富的医学和病痛元素,按照教学需求,进行加工和重新整合,提供给医学教育使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还能拓展其知识面,有效培养学习兴趣。

6.学生体验与评价

课程在2021-2022年度校学生评教排名全校教学质量前5%。

△程同学(2016级口腔医学) :感谢老师能让我能看到这多的好片子,如您所说,每个星期能够安静的看部好电影的确在这个快节奏娱乐的社会是不太容易,希望老师还是坚持这样小而美的教学,因为教学效果比较不错,但有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体验这门课的魅力。

△代同学(2019级临床医学):其实身边的同学知道我上的这门公选课之后,他们都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在学校上公选课呢,网上刷课不香吗?我选这门课就是希望能从电影中感悟到更多,加深我心中对医学的热爱与信念。这门课对我帮助挺大的,通过看电影当中的思考和感悟,我确实对医生,对患绝症的病人,还有医患关系有更深的了解,明白如何去做一个好医生,怎样去尊重病人、关心病人。

△刘同学(2019级临床药学):这门课让我可以直接选择经老师已多次观看思考而提炼出的精华影片,不用浪费多余的时间在选择影片上,作为学生,这更是有着课程的“束缚”来让我按时完成观影任务,不被自己的拖延所绊。希望以后的电影课也能继续推出更多值得深思的影片,提升大家的观影品位和素养,使人多多思考,并在反思中进步。

△陈同学(2018麻醉学):我非常庆幸自己选了这样一门课程。空闲的时间就玩手机看视频看综艺,可是看完之后心里却更加难受,密密麻麻的电影列表难以找到符合心意的,总觉得自己不该用那些空虚的东西敷衍时间。如果没有这门课,我想这些电影我可能一辈子都想不起来去看,但是它们之中的几部真的给了我很大触动,让我再次意识到自己还是个会思考的人、还应该做个有温度的人。

吴同学(2018眼视光学):到现在都依旧非常感谢能选这门课,它让我走出了舒适圈,让我触碰了内心最不愿触碰的小角落。从生前遗嘱开始,再到死前的三个愿望,再到一个个的电影,真的已经打破了我的界限了。

7. 社会评价

(1)2021年3月,受北京协和医学院邀请,给2020级4+4临床试点班《职业素养》课程进行医学人文电影的示范教学。

(2)2021年7月,在南宁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上,受邀举办“叙事医学与标准化病人方法论”的教学工作坊,进行教学技术的推广。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