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天气晴,9~19℃。在这一天,我院2017级学生沈明灿在这一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我校第31名,也是我院继2008级学生林伟平之后的第2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2017年入学伊始,学校开展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及采样入库活动,当时沈明灿在“万一我的干细胞真能拯救一条生命呢?”的想法驱动下,积极报名参与了采样入库,同时也做好了捐献的准备。在学的这三年中,虽然一直没有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消息,他先后两次参加了无偿献血,用自己的热血践行着“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医学生誓言。
今年6月,来自天津市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给他的学习生活中增添了一点色彩。“如果有配型成功的病人,你愿不愿意捐献?”在电话里,他毫不犹豫的给予了肯定的回答。随后,他一边运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说服了父母、解除了家人的担心和疑虑,一边搜集干细胞捐献的相关资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8月,当天津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再次跟他确认捐献意愿时,他依旧坚定的回答“我愿意”。
10月10日,沈明灿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开始进行捐献前的准备。他跟前去探望的人说:“每天注射的动员剂,除了偶尔的一些腰酸,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想到采集的时间一天天接近,心里有一丝紧张的同时还满怀着期待。我的干细胞就要去拯救一个生命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没想到在我成为一名医生进入临床工作之前,还能以这种方式帮助别人解除病痛。我常想起那句誓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希望我不会辜负这句话。”
当天,恰巧同班同学也同时在一中心医院上课。正在采集的沈明灿惋惜着错过了隔壁课堂上老师的精彩讲授,另一边的同学们也记挂着他采集过程是否顺利进行。当正讲解着白血病这一章节的老师得知他的学生正在一墙之隔进行捐献时,干脆将课堂搬到了采集室,让同学们在实地学习了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也现场为沈明灿加油鼓劲。老师与学生、医生与捐献者,多重身份的重合成就了一堂别开生面又极具意义的专业课。
当天,恰巧同班同学也同时在一中心医院上课。正在采集的沈明灿惋惜着错过了隔壁课堂上老师的精彩讲授,另一边的同学们也记挂着他采集过程是否顺利进行。当正讲解着白血病这一章节的老师得知他的学生正在一墙之隔进行捐献时,干脆将课堂搬到了采集室,让同学们在实地学习了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也现场为沈明灿加油鼓劲。老师与学生、医生与捐献者,多重身份的重合成就了一堂别开生面又极具意义的专业课。
将近三个小时的采集结束时,沈明灿最想对患者说:“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到你。人生刚刚开始,你还有许多美好要去经历,加油!。”
10月22日,学校举办第20次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我院今年共19名同学报名采血入库,其中多位同学表示“我们是受到沈明灿的影响,决定参加入库。”他们还表示,自己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慎重考虑,在参加入库采样的时候就想好了,如果能够配型成功,一定会捐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沈明灿同学捐献成功的事迹,无形之中影响了许许多多身边的人,从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关注、到行动起来成为一名志愿者,“我志愿!”三个字是同学们对沈明灿同学的答复,也是对青春和生命的答复!
医学生生涯,从开学典礼上立下的医学生誓言开始,就与“生命”这两个字就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我校将生命意义教育贯穿学生入学至毕业全过程,我院连续14年开展清明节角膜捐献者纪念感恩教育活动,“医学生”三个字的重量和厚度,从来都不仅仅是那写读不完的书的厚度,而是在专业知识中用生命和感恩的温度,锤炼进了信念、责任、使命的重量。“我是一名医学生!”“我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初心与使命在这一刻,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