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体现本学科、本专业或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支撑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的训练场、创新教育的基地、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转变了实验教学仅是理论教学的附属、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感知的观念,按照以队伍建设为先导,建设一流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相通的实验教学队伍;以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创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系统化、多层次、多模块、研究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引领和促进实验室建设,搭建宽口径、多学科共享、布局合理、设备精良的实验教学平台的思路,使实验教学建立了既与理论教学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又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研究与探索性实验体现三个层次,即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实验。
实验教学体系层次
教学体系层次 | 教学内容和特点 |
基础型 (验证性实验) | 反映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技能的经典实验 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规范性的特点,教师示范、学生作规范化操作训练,以课堂教学为主 验证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规范的实验操作及实验技能 |
提高型 (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 实验内容涉及学科间或学科内的知识与技术的综合 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以课堂为主,课外实验为辅。具有基础与专业的结合、学科整合、学科内知识技术整合的特点。 强化学生预防医学整体性的概念,达到面向社会、强化动手、训练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
拓展型 (研究探索性实验) | 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项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以学生自导性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和评价。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学科科研方向结合,体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基础与前沿的结合、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个人兴趣和科研目标的结合 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个性化培养 |
2、实验课程设置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分层次、多模块,形成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培养需要
预防医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其专业特点决定我们的教学必须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
五年一贯制深化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和实践教学,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设定了不同目标系统的实践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奠定医学理论基础→认识疾病规律→掌握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因素→培养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实践能力”的教学主线。
3、实验课程体系涵盖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其中综合设计型实验及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不低于40%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实验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基本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随着实验课程性质不同,综合提高性、探索创新性实验占每门课程的比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