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盛会 铸忠诚】发布 | 硬核举措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我市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
发布时间: 2022-05-08 浏览次数: 2047


  近日,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区各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措施》从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质量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等四个方面,出台了20具有较强操作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举措。

  《若干措施》明确,将在全市分学段设立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学段编写思政课教学参考用书,成立一批区校思政课协同培训与研修中心。《若干措施》要求,在全市建立思政课教师实岗锻炼制度、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培训进修机制,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奖励绩效和工作经费保障,为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建设理顺体制机制、突破重点难点,确保教育实效。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制定如下措施。

一、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

1.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

  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结合学生成长特点,统筹设计各学段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2.系统设计思政课课程内容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不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内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推进各学段教材有机衔接,成立市教材委员会,统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必修课程严格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选修课程教材由市教材委员会统一审定使用。按照思想认识逐步加深、理论难度梯次递进、教学重点科学区分、教学方法合理匹配的原则,分课程编写思政课教学参考用书,实现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有机衔接。

3.推进跨学段联合教学改革

分学段设立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各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联动机制、集体备课机制和教改共研机制。各高校与各区教育局结对成立区校思政课协同培训与研修中心,指导思政课教师跨学段开展互听互看活动,联合开发思政选修课程、校本课程。设立专项课题,鼓励教师跨学段组建教研团队,围绕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有机衔接开展专题研究。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分学段集中遴选一批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导向正确,吸引力、感染力强的教案讲义,建设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网络教学资源库。

二、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4.配齐配强专职人员

  高校办学主管单位要严格落实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独立设置要求,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在核定的人员总量或编制总量内配齐教师,配备情况作为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指标。核定或调整中小学编制时应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情况,小学低、中年级配备一定专职教师,小学高年级以专职为主,初中、高中配齐专职教师,确保专职配备比例逐年提升。建立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德育教师、班主任等在培训合格后兼任思政课教师制度。各区委牵头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编制和人员配备,有关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

5.丰富拓宽思政课教师来源

  各高校要建立思政课教师开放流动机制,鼓励相关学科优秀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后转岗担任专职思政课教师。积极聘请能够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地方党政干部、退休公务员、社科理论专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同志以及各行业先进模范、英雄人物等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建立支援协同机制,公办院校通过指派思政课教师或建立讲师团等形式支持民办院校加强思政课建设。民办院校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配备。

6.开展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培训

  制定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5年),围绕“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标准,构建市、区、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每3年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1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脱产培训,推进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同学同训。实行学校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未取得天津市学校思政课岗前培训合格证的,不得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加强思政课拔尖人才培养,市委党校每年举办1期高校思政课教师高级研修班和1期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示范培训班,各区委党校每年举办至少1期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高级研修班,按有关规定组织思政课教师境内学访和国外考察,实地了解国内外的情况,拓宽国际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坚定“四个自信”。实施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实践锻炼计划,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晋升高级职称须有至少3个月的农村社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实岗锻炼经历,特殊情况经所在高校党委或区教育行政部门党委批准可在晋升职称后补修。各区、各高校要制定培训方案,确保每位思政课教师每年参加实践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其中参加外省市实践活动至少1次。建设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各区、各高校要按照本科高校每年生均40元、高职院校每年生均30元、中小学校每年生均30元的标准,安排学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经费

7.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

  坚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新入职或转岗担任思政课教师的人员须为中共党员,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背景,现有非党员思政课教师要逐步调整岗位。有宗教信仰人员一律不得担任思政课教师。严格落实教师师德规范。各区、各学校要明确思政课教师每年应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外思想教育任务、指导社团任务等基本工作量,建立不能胜任思政课教学、未按要求完成培训学时和工作任务的思政课教师退出制度。研究制定学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指导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于连续两年评教排名后10%的思政课教师,通过停课进修、其他岗位挂职等形式提升教学能力;仍然不能胜任的,依法依规予以解聘或转岗

8.完善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把教学能力作为思政课教师职称职务评定的主要指标,职称评定主要考察教学效果。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要单独设立思政课类别和评审条件,各级评聘委员会要有同比例的思政课教师。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占比应在学校平均水平10%以上,指标不得挪作他用。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成果(项目)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聘任时优先于同等级其他成果(项目)。思政课教师在《人民日报》《求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及《天津日报》等地方党报党刊发表的思政理论文章在职称评定时按照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对待。

9.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

将教学效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师和优秀辅导员纳入市级特聘教授、“津门学者”、“五个一批”人才等高层次人才项目,单列指标予以支持。各区要按照不低于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设立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奖励绩效,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将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开展相关表彰奖励时注重表彰优秀思政课教师,每年选树“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示范效应。

三、全面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0.开足讲好必修课和选修课

  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规定课时、学分和大纲,规范开好思政必修课程,严禁挤占思政课学分课时。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组建督导组进行定期抽查。有全国及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逐步推进全市高校全面开设。分学段建设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程,积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大学阶段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高中阶段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开设“思想政治”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初中、小学阶段开设体验性、启蒙性思政类选修课程。分学段支持和培育一批市级思政精品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1.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

  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研队伍,每年开展教研员示范授课、巡回评课活动,设立教研员与思政课教师联合教研共同体,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各学校要建立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分课程成立集体备课组,结合时政热点和学生关注点,按照思政课教师全员参与、教材全内容覆盖的标准,每年修订一轮教案、讲义,确保授课内容紧跟时代发展、贴近学生实际。分学段开展市级、校级优秀思政课教案评选,优秀教案获得者视同完成同等级科研项目。完善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服务支撑系统,定期组织全市性集体备课,建设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打造一批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在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定期遴选一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12.改进教学方法

  倡导小班教学,高校思政课班级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00人。建立思政课听课督导制度,各学校成立由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内外思政课教学专家、各级领导干部组成的教学督导组,每学期对每位专职思政课教师听课至少1次,听课结论划分等级,作为考核和奖励的基本依据。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成立市级听课督导组,常态化开展高校听课督导,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思政课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紧跟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分学段开展思政疑难问题征集解答。持续开展市、校两级思政理论“教授团”巡讲,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学员讲思政课展示活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深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开展思政课网络创新试点,将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依托“大家说理”“学习时间”等政论节目建设融媒体思政公开课,打造思政课教学名家。分学段举办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各学段比赛第一名的教师可按程序申报“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13.推进“体验式”实践教学创新

  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培育一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课,打造一批中小学精品实践课程和示范研学实践活动。各区各部门要支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主动与高校共建市级实践育人共同体,设立一批大学生实践实习岗位。各区要支持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推动区级部门和街道(乡镇)与辖区内中小学共建区级实践育人共同体,设立一批中小学生体验实践岗位。各有关部门和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要坚持公益性原则,鼓励支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会同学校做好课程开发、学生评价等工作。

14.加大理论性研究资源供给

  在天津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设立思政课教学研究专项,逐步加大对相关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依托市级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设立全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展示,在高校文科学报开设思政课研究等栏目,专题刊发思政课教研成果。把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放在各类学科专业建设首位,优先支持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流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为重点建设学科。鼓励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

15.深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各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天津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全国及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享受市重点学科支持政策,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建立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动态调整机制,对发展不快、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及时裁撤更换。做好宣传、教育等部门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

16.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认真落实我市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三全育人”示范高校、示范院(系),培育一批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各高校要推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明确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年度基本工作量,与职称评定和人才选拔挂钩。集中打造一批高校课程思政精彩课程,培育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建设若干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发挥中小学各学科育人作用,深化学科德育,组织编写天津市中小学学科德育一体化指导纲要,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设立一批中小学学科德育研究课题,集中培育一批示范课程

四、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17.落实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

各区委、各高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坚持“一把手”带头抓思政课,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力量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有效机制,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创新。严格落实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要求,高校各级领导干部每人兼任至少1个班级的班主任。将支持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区、各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和政治巡视范畴。

18.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进校讲思政课

市、区两级党政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要把进校讲思政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每学期至少讲1次思政课,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面向学生讲授4课时思政课,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面向学生讲授2课时思政课,重点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讲话等要鲜明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完善组织领导和资源保障机制

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发挥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统领作用,领导和推进全市思政课建设工作。教育、宣传等部门要牵头抓好思政课建设。教育部门要加强预算管理,每年安排思政工作经费,用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培训、理论研究、活动组织、基础设施及软硬件提升等。建立各高校、各区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年度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年度财政拨款、招生计划分配挂钩。

20.丰富拓展思政课建设大格局

逐步完善中考、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政策,加大思政课考试考核比重,充分发挥以考促学的指挥棒作用。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学分体系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学校安排评奖评优,推荐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时的重要参考。建设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实践教学阵地。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展示优秀思政课程,宣传思政课名师,形成全市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来源: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津门教育